斗彩亦稱“逗彩”、又名“青花填彩”、“青花點彩”、“青花加彩”等幾種說法,現統稱“斗彩”,取其釉下青花與釉上諸彩爭奇斗艷之意。斗彩瓷器,以成化為最,在沒有雍正粉彩之前,斗彩最可以當得起“雅致”二字。成化斗彩可以說是收藏品中的熱門項,這也很正常,因為斗彩的面世,就是專門為皇帝私享的御用瓷器,其名氣之大,有目共睹。其一直有傳聞說斗彩源于成化帝對萬貴妃的喜愛,愛屋及烏,只因成化帝對萬貴妃的喜歡,才有了這斗彩器物。
斗彩瓷器都有什么特征
斗彩是一種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彩瓷,是先在成型的胚胎上以青花勾描圖案輪廓,或在此基礎上以青花繪圖案的局部,施透明釉。經高溫焙燒后,再在釉上以填涂技法,輔以渲染、覆蓋、點綴等技法,施以各色艷麗的彩料,完成圖案全樣,復入彩爐低溫烤燒而成,由此斗彩瓷器的特征是釉下青花與釉上諸彩爭奇斗艷的藝術效果。
成化斗彩無大器,造型新穎別致,秀美嬌小,常見的有小巧玲瓏的碗、碟、杯、盒、罐等,各種器型不像其先祖永樂宣德瓷器的大氣恢弘感,非常適合把玩和珍賞。從傳世品及出土物看,最大的碗口徑22.9厘米,最大的盤口徑18厘米,僅見的一種瓶高18厘米,由此便可見成化斗彩瓷器之小巧玲瓏。
另外,斗彩瓷器的釉色也十分柔和,色調淡雅宜人,出現最多的彩料主要是鮮紅、鵝黃、嬌黃、深綠、空孔雀藍、淺紫等。紋飾方面,以當時明人日常生活所見的題材為主,如高士、花鳥、蝴蝶、菊花、子母雞等,而且繪功十分深厚。
從特征上來看,成化斗彩胎質潔白細膩,薄輕透體,這樣優質的瓷胎,所采用的胎土是麻倉土。用手觸摸,瓷胎是非常細膩的,不打滑,在瓷胎上手指的觸摸也會有吸附的感覺。成化斗彩用的都是平等青青料,因為淘冶的十分細膩,所以雜質就少,青花的發色也就更加柔和雅致,呈色也更平靜、穩定、很有水墨之風。當青色與潔白的胎釉相結合,互相襯托,青花線條也勾勒的十分纖細,且多用雙勾線條勾勒,繼而在圖案內進行渲染,濃筆雙勾,淡筆渲染。燒制出來的就更加淡雅。
成化斗彩問世后,備受收藏家的贊賞,成化斗彩基本上是官窯器,每一件都有款。成化斗彩瓷器都以青花料署款,青料署款,字體為楷書體,不見篆書。所署款識可以分成兩種,朝代款跟天子款,年款只見“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不見“成化年制”四字款。作為明代皇家御用的珍品,成化斗彩瓷器胎釉潔白如玉,造型精巧細致,畫面隨性稚樸,堪稱中華瓷寶庫當中的精品。
谷應泰《博物要覽》記錄:“成窯上品,無過五彩葡萄撇口扁肚靶杯,式較宜杯妙甚。……五彩宜廟不如憲廟……,宣窯五彩深厚堆垛,故不甚佳,而成窯五色用色淺淡,頗有畫意……”。明代斗彩瓷器以成化年間最多,也最為著名,以胎釉精細,造型玲瓏,風格輕盈秀雅獨步一時。明萬歷《野獲篇》記載:“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神宗實錄》更有“神宗時尚食,御前有成華彩雞缸杯一只,直錢十萬”的記載,由此可見成化斗彩的珍貴程度。
斗彩瓷器的辨別方法
1、從其瓷器的胎土方面
明朝時期所使用瓷器的胎土都為優質胎土,這使得后世瓷器在胎土的選擇上就稍微的遜色一些。我們就以雍正年間琺瑯彩瓷器作對比,通過者兩種瓷器在陶土方面的對比,我們明顯的可以看出,由成化年間所燒制出的斗彩瓷器,所露胎土部分的色澤是十分油潤且純白,而雍正年間瓷器的胎土略微的暗淡偏灰白一點,這是兩者的區別之處。
2、在瓷器紋飾繪畫方面
我們依舊以雍正年間瓷器作對比來看,成化年間起瓷器的紋飾都是由宮廷畫師親自創作,不受皇帝的影響,其線條以自然流暢為主,以突顯出所畫之物的生動活潑。而雍正年間瓷器的紋飾雖然也是有宮廷畫師所創作,但是需要經過最高統治者的批準方可才行。
絕大部分雍正年間瓷器上的紋飾都是經過皇帝二次加工,才能繪制在瓷器上,因此就缺少了自熱的美感,多了一分莊嚴之感,這是兩者在紋飾上面最大的區別。
3、從其色彩用料方面來看
雖說斗彩與琺瑯彩在用色反面都是為了突出主體,但是如果仔細對于來看,斗彩在用色方面稍差一些,沒有琺瑯彩瓷器那般大膽、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