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德國法蘭克福歷史博物館在Kronberg的貴族宮殿開設了
赫斯特瓷器博物館(H·chster Porzellan-Museum),并作為該館的一個分館,展示了赫斯特瓷器工廠從1746年成立至今琳瑯滿目的作品,以及赫斯特瓷器豐富多彩的歷史面貌。
展品包括近1800件赫斯特釉陶和瓷器,其中有出類拔萃的人物雕塑,有出自赫斯特著名畫家之手的精細的紫色衣袍、風景、花卉和鳥蟲作品,還有在宴會甜點長餐桌上裝飾擺放的整套瓷器和精美絕倫的餐具。
這些作品引領了18世紀歐洲日常生活之風騷。
很重要的一位大師是赫斯特瓷器的式樣設計師約翰·彼得·梅爾基奧爾。在他創作的高峰時期,即1765至1779年間,他設計了超過300件人物雕塑形象和餐具,同時展現了從洛可可風格到經典主義的轉變。他的早期作品顯示了洛可可和18世紀中國風格的珠聯璧合。
人物瓷器雕塑作品《中國皇帝》
在1765至1766年,梅爾基奧爾完成了他奢華的一組人物瓷器雕塑作品,即中國皇帝(圖1)。在這組人物中,皇帝形象高大威嚴,突出的構圖和人物情感的豐富表達,使得此件作品成為傳世杰作。中國皇帝高貴地端坐在龍椅上,龍袍具有異域風情。其色調豐富的袍子以及輕盈的碎小網格狀的華蓋上有用貝殼和石子做成的洛可可式的裝飾品。在寶座的臺階上圍坐3位朝臣,他們分別代表了科學家、詩人和藝術家,他們畢恭畢敬,誠恐誠惶。
瓷器雕像中的書籍、畫卷、調色板、鑿子和皇帝腳下的兒童頭顱模型,無不展示了皇帝是藝術的贊助者。中國皇帝的雕塑形象是當時中國風格的盛大的宴會臺桌裝制品的中心。節日盛宴的甜點餐桌上擺放精美瓷器作為飾品,在18世紀歐洲上層社會尋常可見。在西方雕塑中,中國皇帝站在臺子上,陪伴他的是妃子、宮女,四周有打起遮陽傘的仆從人員以及唱歌、跳舞和雜耍的宮廷人物,這是歐洲人想象中的中國皇帝的生活。
赫斯特瓷器中的中國式繪畫
赫斯特的中國風格題材在裝飾瓷器中也是很受歡迎的。在17世紀中期的歐洲出現了“中國風”的巨大潮流,到18世紀則達到高潮。由于中國出口的瓷器特別暢銷,價值連城,荷蘭和德國的釉陶和瓷器手工作坊都以來自亞洲的瓷器為樣本,嘗試盡可能地進行精確的仿制。
從1720年起,歐洲藝術的“中國風”裝飾有了發展,藝術家們利用東方的主題、紋飾和樣式,并結合歐洲傳統的洛可可式風格紋飾,以適應歐洲藝術的偏好。工匠們完全是有意識地與中國裝飾品的原有風格進行競爭。
從同時代的奧格斯堡和紐倫堡出版的銅版畫和旅行報道中的部分銅版畫中,赫斯特的藝術家獲得了靈感和啟發。他們也借鑒麥森瓷器工廠的題材,當時麥森瓷器作坊的約翰·格利高里·核羅德 在1725至1726年間勾勒了超過1000個“中國式”的草圖,這些草圖后來被收入到“舒爾茨圖樣集”(Schulz Codex,因為這些瓷器在19世紀為商人Georg Wilhelm Schulz收藏而得名),而其中的部分設計圖作為銅版畫出版,也是瓷器畫家為瓷器裝飾的圖樣。赫斯特瓷器博物館展出的一套帶杯托的杯子,展示了這些中國式的草圖的使用。
對于瓷器繪畫家來講,在繪畫裝飾上不是只把這些不同人物進行精確的復制, 而是要把藝術家自由想象的那種異域風情的氛圍表現出來。他們模仿這些東方的題材,但是并不理解其象征意義,也不追尋其真正的含義。甚至他們時常不能完全搞清楚“中國式”和“日本式”的區別。
根據傳教士、商人和東印度公司學者如畫般的游記描述,中國對于歐洲人來說是充滿智慧的地方,人世間的烏托邦。提到中國,人們便會聯想到富裕、財富、美麗諸如此類的詞匯,在他們的想象中,中國是一個由皇帝管理的國度,這里的政府可以保證人們在和諧享樂中無憂無慮地生活。
在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后,嚴格的宮廷禮儀和風俗也隨之不復存在。中國式的這種想象迷住了歐洲宮廷。法國畫家如弗朗索瓦·布歇、讓安東尼·華托和皮蘭蒙,德國的雕刻師如維格爾、沃爾夫和尼爾森,都勾勒了中國風格草圖。他們不是對自然界的再現,而是虛擬出了一個充滿異域風情的無憂無慮的世界,他們作品中的人物身穿華服,喜歡狩獵,如18世紀上層戲劇節上展示的場景。畫家有時候還經常混淆亞洲(遠東)的和東方(中東)的這些主題。他們陶醉于異域的魅力,將這種裝飾的表現方式和自己的想象結合。因此安德利阿斯·飛利浦·埃特納所描繪的中國人物總是置身自然風景之中,身穿華麗的異域風情袍子,這些都結合洛可可式的裝飾品被畫在赫斯特的茶具中,我們可以在赫斯特的瓷器博物館中看到它們。
中國的文化元素對于赫斯特餐具的樣式發展有一定影響,例如球形的茶壺、罐子和葫蘆瓶都是以中國的瓷器形制為范例的。中國的茶杯成了赫斯特的無柄茶杯模仿的對象,這些瓷器大量從赫斯特出口到中東地區,人們特別喜歡這些具有異國情調裝飾的茶具。
印度花鳥
自從赫斯特瓷器廠成立以來,亞洲風格的花卉已經用于瓷器繪畫裝飾,這些題材被稱為“異域樣式”“印度風格”“中國風格”或“日本風格”花卉。特別是印度式的花卉裝飾在早期赫斯特的釉陶和瓷器中很常見。他們的設計可能是回到了麥森著名的陶器畫家亞當·佛里德離席·馮·萊文芬克的風格。許多赫斯特的茶具、酒器和花瓶繪有印度式的花卉紋樣,這些來自野外的零星的花朵,諸如菊花、牡丹或者是盛開的牡丹花束。其中流行的是菊花、牡丹、櫻花、石榴、山桃枝、竹、荷花。它們沒有任何象征意義和遠東的意境表達,赫斯特的畫家將其作為純粹的裝飾元素,不管其植物的形式。有時,他們是用鈷藍色的蠟菊裝飾將其進行風格化、程式化或平面化的再現。流行的是花瓣豐富或簡單的牡丹,因為它們和當地的芍藥和大麗花非常相似。它們往往被與花莖、花藤和長穗畫在一起。
赫斯特瓷廠鴛鴦粉彩瓷盤 鴛鴦粉彩瓷盤
赫斯特瓷廠也直接復制中國的繪畫樣式,這可以從兩個粉彩裝飾的瓷盤上看出來。這個在1750年模仿制作的中國瓷盤用了非常精細的玫瑰色、紅色、綠色、藍色和綠松石色繪成,表現的是荷花、水草和鴛鴦(圖2)。另外一個約在1755年于赫斯特制作的盤子由畫家按照中國式的構圖精確完成,通過強烈的色彩和細膩的筆觸更增強了其繪畫的色彩(圖3)。
赫斯特瓷廠粉彩花鳥盤
直到18世紀70年代,赫斯特依然很流行印度飛禽的繪畫。在中國山水畫中,表現自然界中不同姿態的各種鳥類有悠久的傳統。受到中國傳統花鳥畫的啟發,法國的銅版雕刻家皮蘭蒙在1760年完成了一件題為“中國風格鳥類”的作品,此作品展現了無數有著閃光、多彩羽毛的想象中的奇異鳥,它們棲息在粗糙的樹枝和灌木上。這激發了法國藝術家路易斯·維克多·格爾溫羅塔爾斯的靈感。他曾從1771年至1773年在赫斯特瓷器廠工作,是赫斯特博物館所陳列的東方情調突出的鳥畫的代表畫家。這些中國式樣和中國文化的持續影響在赫斯特瓷器博物館的展品中都有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