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通常是由石英石、高嶺土等燒制而成,是中華文化瑰寶,是一個重要的創造。本文,將站在歷史背景、燒制工藝、藝術水平等多個角度詳細闡述瓷器鑒定與欣賞,對瓷器的一般鑒定方法進行分析,簡要概括不同瓷器自身鮮明特征,進一步傳播中華文明。
古人云:“始于土,成于火,瓷比玉,寧碎不折。”如今,隨著市場上瓷器需求大增,瓷器鑒定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目前,瓷器鑒定與欣賞存在著一些難點,其主要體現在許多仿制品已達到逼真程度,大規模高水平仿制的出現影響了瓷器鑒定精準性。加之,不同瓷器有著獨具特征,加大了鑒定難度。在瓷器“魚目混珠”背景下,要精準把握瓷器的鑒定和欣賞。
一、一般鑒定方法
目前,瓷器種類相對較多,其主要包括了飲食器、生活日用瓷器、陳設玩賞器、文房用器等。在對有上百年歷史的瓷器進行鑒賞時,可采取一般鑒定方法。鑒定中,先對瓷器青料進行觀察。早期,大部分瓷器青料是進口料。發展中,瓷器青料不再以進口料為主,有三種類型青料,分別是進口料、國產料、混合料。實際鑒定中,可觀察青料顏色,觸摸瓷器表面。如若是國產料,可觀察到淡雅、青翠、明亮、發灰的顏色。如若是進口料,可觀察到濃重、深沉、鮮明的顏色。
待觀察完瓷器青料以后,要繼續對主題紋樣、輔助紋樣不同類型瓷器紋樣進行觀察。期間,不能只是簡單地鑒定其大小等,要針對瓷器紋樣深層含義、時代背景等進行分析,以保證紋樣鑒定結果準確性。在瓷器的一般鑒定中,還要對瓷器胎釉進行觀察。在這個過程中,要先對不同朝代胎釉特征做一個全面了解,分析不同朝代胎釉差異,進而獲得相對準確的鑒定結果。
二、不同朝代瓷器鑒賞
(一)宋代瓷器鑒賞
宋代瓷器,展現了中華民族工藝的發展,其千姿百態的氣象有著一定鑒賞價值。宋代瓷器之美體現在裝飾、造型、格調上,其自身有著大方、典雅、高貴、大氣獨特特征。在對宋代瓷器進行鑒賞時,可從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在造型上,宋代瓷器器形有盤、碗、爐、枕等多種樣式,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玉壺春瓶是宋代瓷器造型設計中比較常見的。同時,宋代瓷器造型各異。既有追逐嬉戲的造型設計,也有攀樹、折花、童子置于花叢等造型設計,給人帶來一種真切動人的感覺。
宋 官窯粉青釉海棠式套盒
風格上,可從民間用瓷、宮廷用瓷兩種瓷器類型角度來看。前者,以貢瓷等瓷器為主,其更大方、樸實。后者,更典雅、華貴。其次,在紋飾上,宋代瓷器主體紋飾主要以龍、鳳、花鳥等為題材,以錢紋、回紋等為輔助題材。其中,主體紋飾,主要存在于瓷器顯著部位。而在紋飾設計中,為了突出其獨特性、美觀性,通常會采用不同的技法將紋樣巧妙組合起來。其中,為常用的技法包括擴了刻、畫、雕塑等。通過運用不同技法表現紋樣,使器物上紋樣神情變得栩栩如生,且更為統一,讓人愛不釋手。
(二)明朝瓷器鑒賞
在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蘭文化影響下,明朝瓷器有著獨特特征。以青花瓷為例,明早期,在造型上,青花瓷的燒制主要以饅頭窯、龍窯、葫蘆窯為主。其中,饅頭窯得名。饅頭窯,在造型設計上形似饅頭,結構相對簡單,但對燒制溫度要求較高,需達到1300度,很容易因燒制溫度不均影響成功率。龍窯,作為青花瓷中的一種,其造型設計形似龍,縱深有50米。同時,其窯型包括了三個部分,分別是頭、床、尾。葫蘆窯,其造型設計形似葫蘆狀。在胎釉上,明早期以磁石粉、高嶺土瓷土使用為主。
對青花瓷進行鑒賞時,可觀察其胎釉。若胎呈現純白色,則為上乘青花瓷。同時,可通過觀察瓷胎造型進行鑒定。明洪武年間,呈灰色的碗、盤等瓷胎是民窯,蓋罐、燈盞等造型的瓷胎是官窯。永樂年間,受到外來器物影響,瓷胎設計發生了一些變化,開始出現扁壺、八方燭臺等胎型。正統、景泰、天順年間,因內外紛爭,瓷胎設計受到了嚴重影響,其相對粗糙,瓷器底部會有明顯的跳刀痕。在施釉上,明早期主要有四種施釉方式,分別是浸釉、濤釉、吹釉、蕩釉,它們有著不同特征。其中,浸釉主要用于小器物,其會使瓷器底部形狀呈現出不規則情況。在青料選擇上,明早期青花青料主要有蘇麻離青、石子青、平頭青三種。其中,蘇麻離青顏色為鮮艷。正統至天順時期,青花青料發色偏灰。
(三)清朝瓷器鑒賞
清代各時期瓷器有著不同特點,順治時期,瓷器胎釉以青白色為主。器底,會有旋削紋。在造型上,筒瓶、筒花觚、將軍罐、缽式香爐造型設計為常見。其中,筒瓶采取了口底相若、直腹的造型設計,會用醬釉對器口進行處理。底部,主要以細砂底為主。筒花觚與筒瓶造型設計不同,其雖采取了直腹造型設計方法,但腰略縮。將軍罐,有著直口豐肩的造型設計特點,其給人一種相對豐滿的感覺。缽式香爐,采取了圓腹、高圈底造型設計形式。在紋飾上,有雙犄牡丹、地皮錦等圖案,也有怪石、怪獸圖案等。在款識上,以干支紀年款為主。
胭脂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紋碗
康熙時期,瓷器胎釉胎體厚,其早期、中期、晚期胎釉分別呈白中閃青、粉白、青白色。造型上,有鳳尾尊、棒槌瓶等豐富多彩造型設計。紋飾上,題材多樣,有人物故事、耕織、戲劇、龍鳳紋等紋樣。雍正時期,瓷器胎釉呈潔白色。造型上,有賞瓶、葫蘆瓶、四聯瓶等多個造型設計。紋飾上,采取了簡潔、疏朗的花鳥、山水等圖案設計,并重視用云鳳等圖案進行裝飾。乾隆時期,瓷器胎釉不如雍正時期潔白,造型多以天球瓶、貫耳瓶等為主,紋飾以吉祥圖案為主,給人一種華麗的感覺。道光時期,瓷器胎釉粗糙,造型缺少美感,常見有嫁妝瓶、賞瓶等造型設計,品種相對較少。紋樣上,以吉祥、龍鳳圖案設計為主,且增加了雙喜字等富有新意的圖案。
綜上可知,瓷器的文化含量相對較高,其歷史悠久,材質樸實,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針對此,為保護好陶瓷藝術品,要掌握青花、哥窯、粉彩等瓷器的一般鑒定方法,并在瓷器鑒定與欣賞中關注宋代、明朝、清朝不同朝代瓷器,對它們胎釉、造型、紋飾等進行鑒賞,全面了解中國瓷器,傳播陶瓷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