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以前人研究為基礎,主要探討了元代青花瓷器鑒別中的幾個問題。元代青花瓷器在造型、紋飾、胎釉彩、制造工藝等方面都符合當時的時代特色,因而筆者主要從這幾個方面探討了鑒別瓷器真品的要素,后分析了元代青花瓷器仿品的特征。
青花藍地白花雙鳳紋菱花口大盤
一、前言
元代青花瓷器從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雖然識別起步較晚,但是因其古樸濃厚的造型、明艷的紋飾色彩以及精湛的繪畫技法而逐漸受到人們的歡迎。然而近些年仿制品越來越多,同時仿制品越來越逼真,導致人們對瓷器真假難辨,造成人們極大的財產損失。
二、元代青花瓷器的鑒定要領
對元代青花瓷器進行欣賞與鑒定,主要從造型、紋飾,胎釉、制作工藝四個方面來分析:
(一)造型
元代青花瓷器具有與同時代其他瓷器造型風格相同的飽滿、碩大以及渾圓的特征,因而能夠給人留下樸實、雄偉、莊重的感覺。目前常見的器型主要有大碗、大盤直頸蓋罐、玉壺春瓶、梅瓶、盤口瓶、盤口獅鈕蓋罐、葫蘆瓶、四系扁壺、執壺、風流扁壺、花盆、筒爐、盤座、盞托、高足碗、高足杯、鼎,等等。而元代青花瓷器比較多見的造型是八方造型,通常有八方葫蘆瓶、八方玉壺春瓶、八方梅瓶、八方執壺、八方蓋罐等,體現著時代特色。元代青花瓷器除了要滿足當時漢族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外,還具有以下三種特殊功用的器具:其一為滿足蒙古人愛喝酒的生活習慣而生產的高足杯與高足碗;其二為了滿足伊斯蘭國家抓飯的生活習慣而生產的出口到伊斯蘭國家的大碗、大盤;其三是出口到東南亞諸國的小件器物,主要包括葫蘆瓶、鳥食罐、雙系小罐、軍持等。
(二)紋飾
元代青花瓷器的紋飾具有主次分明、布局繁密、構圖嚴謹、層次豐富的特征。瓶、罐的紋飾主要呈橫向帶狀分布,具有5-8個層次。層次之間通過錢紋、弦紋、回紋、錦紋以及卷草等輔助紋飾相隔。八方造型器具卻與此不同,它主要是通過自身的邊棱作縱向分區布置。此外,盤、碗等器物,通常采用同心圓分布的方式,展現出多層次放射狀的外觀形態,某些器具上還具有回紋、云紋、蕉頁的紋理,與時代相符。
元代青花瓷器具有粗放與細膩兩種繪畫方式,具體表現為白地青花紋飾與青花涂地章留白紋飾,有的器具為了增強裝飾效果,還在器具上繪有青料星點以及剔刻花筋葉脈。元代青花瓷器在繪畫工藝上的典型特征是線條酣暢流利、筆觸細膩。器具繪畫上用于裝飾的主要有動植物裝飾、人物故事裝飾、儀器幾何裝飾等。
此外,在元代青花瓷器上具有一些符合當時時代特色的紋飾,比如蕉葉紋、回紋、蓮瓣紋、海水紋、花卉紋、云間紋、云紋、卷草紋、竹石紋、魚藻紋、錢紋,等等。
(三)元代青花瓷器所使用的青料
元代青花瓷器上圖案的典型特征是圖案發光鮮艷,同時在濃重處有黑點疵點,閃爍著金屬光澤,這種光澤人們常稱為“錫光”。如果把瓷器對光斜視,就會發現錫光上移,與周圍藍色區域處于同一平面。這種特征不同于明代永樂、宣德年間青花瓷器上的“鐵銹斑”,后者瓷器上的鐵銹斑常常沒入釉內,外觀呈現凸凹不平的形狀。元代青花瓷器的青料來源史籍并無記載,因而近些年關于青料的來源一直眾說紛紜,分歧很大。綜合來看,主要有下面三種觀點:其一來源于波斯;其二來源于印度;其三來源于遠東的藍色料Smalt而制,而Smalt又必須與錳礦或鈷土礦結合使用才能達到描繪青花瓷器的目的。但是筆者認為,當前對元代青花瓷器中青料中鈷料的來源并沒有深刻的認識,主要是因為對元代青花瓷器所測試的樣本數量偏低,當然這也是有客觀原因的,然而筆者堅信,隨著無損測試技術的應用,這個問題終將被解決。
(四)元代青花瓷器的胎
總體看,元代青花瓷器的胎記呈現厚重的特點,通過對其斷面以及器底觀察分析得出其胎質與明清瓷器相比,不夠細膩潔白同表面粗送同時分布著許多細小氣孔。通過技術測試發現,元代青花瓷器的胎的主要成分是瓷石與高嶺石合理搭配而制。而高嶺石的使用加大了瓷器中三氧化二鋁的含量,進而加大了燒成概率,同時瓷器整體強度提升降低了變形,這些都是燒制大器物的基礎。
(五)元代青花瓷的釉
元代青花瓷的釉主要呈現白中閃青色。通過科學測試發現,它不同于以往的青白釉以及卵白釉,主要表現在化學成分方面,其釉中氧化鈣含量比青白釉低而比卵白釉高,而氧化鈉與氧化鉀的含量卻比卵白釉低而比青白釉高。
(六)元代青花瓷器的工藝特征
其一,器具的表面特征多數為砂底無釉,玉壺春瓶除外。
其二,對于瓶、罐、壺來說,都是通過先分段成型再進行粘結,從外觀來看,接痕明顯。
其三,圈足出現扭曲,常常有斜削修足的現象,而且底部含有雞心狀凸起。
其四,器具的外底部出現不規則的釉斑,這種釉斑是施釉過程中工匠粗心灑在上面的,因而導致每個器具的釉斑都呈現不同的形狀。
其五,在器具底部露胎處常出現疵點。
其六,對于梅瓶而言,其頸部大都呈梯形。
(七)元代青花瓷器款識
多數的元代青花瓷器都不署款,除了個別瓷器如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收藏的元代青花云龍紋象耳瓶具有原創的署款外,其他瓷器的教識多是后人添加上去的。
三、常見元代青花瓷器仿品
雖然元代青花瓷器做工細膩、外形精美,但是國人對其仿制大概在30年前開始,原因有二:其一人們對元代青花瓷器認識相對晚;其二,清代皇宮藏品中并沒有元代青花瓷器樣品。
從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由著名瓷器生產基地景德鎮市東風瓷廠與陶瓷館開始協作進行元代青花瓷器的復制,他們通過使用手工制瓷的方式,以原物為模型,在紋飾、胎釉彩、外觀造型以及燒制工藝上進行模仿,經過兩年的努力,仿造出多種盤、瓶、爐、罐。成品經過瓷器專家鑒定,認為這種仿制品基本保持當時的藝術形式以及反映當時的時代特色,足可亂真。但是如果以發展的觀點看這些仿制品,則可發現這些瓷器精美度要高于真品,主要原因可能是人們在仿制過程中為了追求一種精美工藝品并不追求逼真導致的。此后各種仿品也層出不窮,但是仿制質量也參差不齊。
當前對元代青花瓷器的仿制主要出現三種形態:其一照葫蘆畫瓢;其二別出心裁;其三畫蛇添足。
所謂照葫蘆畫瓢是依據真品,仿制出外型上基本一致的瓷器,這也的風險是古玩市場上多見的一種仿制方式。
所謂別出心裁是依據真品,一部分仿制真品,一部分自己創造。比如在造型上進行仿制,在紋飾上別出一格,或者紋飾上相同而在造型上別出一格。
所謂畫蛇添足是依據真品,依葫蘆畫瓢作出仿制品,然后再加上一些別的成分,比如常見的把元代其他陶瓷中的款識移植到元代青花瓷器上。
四、結束語
通過以上鑒別分析發現,不管是從紋樣方面還是從造型方面看,元代青花瓷器都符合當時的時代特色,當前的仿品無論再怎么逼真,都無法仿制出像真品一樣傳神的工藝品,僅僅追求形似,是無法從內在體現當時的時代特色的。此外,在元代青花瓷器鑒別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當時的時代背景。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鑒別技術獲得了長足進步,因而利用現代鑒別技術去鑒別瓷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鑒別的難度,進而提高了真品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