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紅釉瓷器特點為“脫口、垂釉、郎不流”,觀其里釉和足底有米黃色、微青色、白色三種。郎紅胎骨潔白細密而堅硬,足底露胎處有火石紅。民窯大多無款,偶有青花“福”、“壽”、“大清年制”款,官窯則書寫年號。乾隆御制詩有“世上朱砂非所擬,西方寶石致難同”的吟詠,乃清代單色釉中的名品,一直為藏家所重。
郎紅釉瓷器特點
因其燒制極為困難,數百窯亦難燒成一件,故民諺有“若要窮,燒郎紅”的說法。收藏界則說“家有郎紅,吃穿不愁!”一正一反,說明了郎窯紅自古就是“難得之貨”。
紅釉難燒,因為古瓷紅釉以銅原料作為著色劑,而燒出紅色釉,必須要用1300攝氏度的高溫燒制,而且對于燒成的氣氛要求很嚴。在明代早期永樂。宣德年間,景德鎮窯才正真燒成通體鮮紅的高溫銅紅釉瓷器。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紅釉的燒造技術就失傳了。歷經了400余年,到了清代康熙晚期,郞窯才又成功的燒制出高溫銅紅釉瓷器。也就我們現在先看到的郞窯紅。
一、草燈邊
郎窯紅釉的脫口,一般口沿及頸、肩部位釉層較薄,特別口沿地方釉層更薄,所以紅色掛不住,再加上釉汁厚,釉流走了露出了白色底,呈現出旋狀白線,俗稱”燈草邊。
二、胎質
胎骨質地堅硬,通常是潔白且細密的,手感極好,會給人一種敦實的感覺,通常大件器物較為厚重,也有一些精巧玲瓏的薄胎器物,足底露胎處多有火石紅現象,底部修足通常有平切、滾圓、平切但棱角處略圓,或里收外斜削的二層臺這幾種。
三、釉面
郎紅釉釉面凝厚瑩潤,在配料時,配以瑪瑙,表面具有極強的玻璃質感,也就是玻化程度高。釉面開片不明顯,這也是其玻化程度高造成的。在放大鏡下,可見有少量的清晰的氣泡。再者因瓷匠們高超的工藝,將器物表面流動的釉層,嚴格控制在底足的邊沿讓其嘎然而止,紅釉絕對不流過底邊。這是由于底邊是旋削工藝高超,流釉不過足,不會出現粘釉的缺陷,因而有”郎不流“的說法。
四、足底
底足內呈透明的米黃色或淺綠色,俗稱米湯底或稱蘋果底。
這是因為裝窯時要用墊餅墊底,將坯件和匣缽分開,以免釉層流動時將匣缽粘住使瓷器報廢,因此圈足內壁被封住,使這個部位的燒成氣氛和坯件上端不一樣。所以,圈足里面的釉不是明亮的紅釉,而大多呈米黃色或淺綠等色,但絕無白底,也無款識。
郎窯紅釉的來歷
紅釉始燒自明初,臻善于永宣。紅釉發色極艱,即便巧匠難成,窯出多有瑕疵,色正佳器寥寥;宣德以后,幾乎盡棄銅紅,紅釉器之燒造,至康熙才告大規模復興。
郎窯紅釉起源于清代康熙時期,是極少數和人名掛鉤的器物名稱,其為當時的江西巡撫兼景德鎮御窯廠督郎廷極(1663—1715)所督造燒制的銅紅釉瓷,因其釉水濃若牛血,亮澤均潤,區別于一般銅紅釉,故名郎窯紅釉。
郎窯紅釉瓷器的鑒別方法
郎窯紅是銅紅釉中較鮮艷的一種,其釉面光潔透亮,有玻璃質感,開紋片并有牛毛紋,釉色深淺不一。色深者紅艷,有“明如鏡、潤如玉、赤如血”的特征,其釉色瑩澈濃艷,仿佛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紅,光彩奪目。色濃者泛黑,色淺者粉紅,色淡者暗褐。
我們所見到的很多郎紅器物有幾個特征:
①器物口沿處有泛白色或米色等色,這是因為釉水在高溫的時候往往會向下垂流,稱之為“脫口”。
②器物上半部釉色淺淡,下半部釉色深艷,這是因為釉水至上而下逐漸垂流,稱之為“垂釉”。
③釉水一般均不過足,這是因為匠師在制作工藝上的精湛和對火候的完美把控,稱之為 “郎不流”。結合以上三點,統稱為“脫口、垂釉、郎不流”,這是郎窯紅器的鑒定要義。
不同的時期的郎窯紅特征也有輕微的變化,但都是根據其時代特征來的,例如:康熙時期的很多郎紅器有“二層臺式”胎足;乾隆時期的郎紅器釉水比較厚;晚清的郎紅器釉水的把控相對差一些等等。這些特征都是各個時期不同的,所以我們在鑒定郎窯紅釉瓷器的時候,應當盡量的把共性找到,然后再結合其他特征進行斷代,這樣會減少鑒定的失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