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窯是火與土的藝術,進了窯就不受人為控制,呈現隨機性的效果,柴窯的特質本來就不那樣精準,經常出現某些意外的精彩效果,這也是柴窯迷人的部分。有人愛柴燒獨一無二,可遇不可求;也有人追求完美無瑕、光滑、勻整。不同燒制方式,器物始終是為了泡茶而使用,自己喜歡滿意用的順手就是最好的。柴窯燒出來的瓷器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釉面含蓄、滋潤
柴窯的松木燃料對陶瓷有滋潤作用,能燒制出白里微泛青的瓷胎效果,并且松木富含松脂,在燃燒過程中揮發出來的松脂對陶瓷有滋潤作用,通過不斷添加柴火讓溫度緩慢上升,使窯中的器皿慢慢受熱,加上爐內的水汽與瓷器釉料的有機結合,使燒出來的瓷器釉面含蓄、滋潤。
2、氣泡有一定的層次感
在燒制過程中由于要不斷加柴,所以溫度時高時低,表現在氣泡上就是大小不一,有一定的層次感,
3、稀缺性
柴窯瓷器燒制成本高、成品率低,十分稀缺性。每一窯要燒掉近兩大車松柴,成本相當高。燒窯需要整套經驗豐富的團隊集體協作,火候與溫度完全依賴人工來把握,稍有疏忽都會功虧一簣。窯爐內不同位置溫度各不相同,因此同一窯燒出來的瓷器質量有很大的差異,成品率低。
因此現代所存在的柴窯數量少,再加上現在明令禁止燒制柴窯,能夠燒制柴窯的師傅也是鳳毛麟角。柴窯瓷器具有陶性,柴窯瓷器起源于五代十國時期,因為其燒結溫度不高的原因,胎土粗黃,沒有后宋元明清那樣精細,胎骨也沒有宋元以后的堅實,玻化程度欠火候,用金屬棒輕輕敲擊柴窯瓷器表面,能聽到如磐般的聲音,陶性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