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國陶瓷業繁榮鼎盛時期,中國宋代瓷器生產以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五個窯口的產品最為有名,后人統稱其為“宋代五大名窯”。
官瓷在我國陶瓷史上是一個專屬名詞,特指宋代官窯的產品。
南宋文人葉寘在其《坦齋筆衡》中言“政和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
記載了徽宗自置窯燒造官瓷這一重大的陶瓷歷史事件。因為官瓷的身世特殊、經歷曲折,其“前世今生”頗耐尋味。
宋徽宗因信奉道教而崇尚青瓷,對純色的白瓷不很重視,認為白瓷太刺眼,有鋒芒外露之嫌,且其單一的色調難以抵達豐厚多變的高度。
而青瓷溫柔敦厚,委婉含蓄,能窯變出許多深淺不同的青綠釉色,既可體現閑散淡遠的自然美,又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中庸思想,故深契徽宗之意。
北宋官窯
南宋顧文薦在《負喧雜錄》中有:“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這是最早對北宋官窯的記載,“政和”是宋徽宗趙佶年號(1111~1118年),“京師”為汴京(今開封),故名北宋官窯又稱汴京官窯。在之前的知識點中,筆者有說過,在北宋宮廷所用之瓷器(包含汝窯、定窯、鈞窯、耀州窯)都是由民間進貢而來,但是,只有北宋的官窯是文獻記載的置窯場燒造宮廷用瓷。現在因為汴京城遺址已深埋于黃河泛濫的泥沙之下,至今沒有找到窯址及其更多的北宋官窯的資料。
從傳世北宋汴京官窯瓷來看,與汝窯在器型、釉色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北宋汴京官窯瓷以粉青釉為多,其次為月白釉,另外還有翠青、天藍、天青等釉色。釉層均厚,釉表有鱔血紋或冷紋,紋片或疏或密,清晰可辨。
其器型有貫耳穿帶壺、貫耳弦紋壺、三登方壺、弓耳扁壺、琮式瓶、弦紋八棱盤口瓶,弦紋舊刻,如“一”“甲”“申”等單字。此外,清乾隆皇帝也曾命清宮造辦處工匠在北宋官窯瓷上刻御制詩,共刻過十多件。
1127年,北宋滅亡,趙構南渡長江,定都臨安(今杭州),在杭州另立新窯,前有修內司,后有郊壇下,吸收了汴京官窯、汝窯和龍泉窯的特點,生產御用瓷器,被世人稱呼為南宋官窯。
在上世紀的三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在杭州烏龜山、老虎洞先后發現了窯址,分別是郊壇下窯址和修內司窯址,通過考古認證了南宋葉寊的《坦齋筆衡》:“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后苑,號邵局,襲故宮遺制,置窯于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澄泥為范,極其精致,釉色瑩澈,為世所珍。” 及“后郊壇下別立新窯,亦曰官窯。”的記載。
郊壇下(烏龜山窯址)官窯的特點:
在南宋前期受到北宋官窯和影響較大,胎采用了瓷石+紫金土的“二元配方”工藝,胎色有深灰、淺灰和灰黃之別,胎體有厚薄不同,以胎骨堅薄者為多。
早期產品施一次釉,一般采用支釘窯具支燒,底足包釉而外底留有支釘印痕。晚期采用多次施釉、素燒的復雜工序,釉層豐厚若堆脂,具有良好的類玉效果,而胎壁堅薄,最薄的在1毫米以下,達到了薄胎而厚釉的效果。也有“紫口鐵足”的形態特征。
釉色的發色有灰青、粉青、月白、天青、油灰等幾種釉色。發色較修內司官窯差一些。釉面有疏密不等的開片。
個別瓷器上刻有“甲”字銘文,還有的銘文是在清代被刻上的乾隆御制詩。
修內司(老虎洞窯址)官窯的特點:
瓷胎有厚胎和薄胎兩種,胎體上以厚胎薄釉、厚胎厚釉為主,薄胎厚釉是少見精品。胎色上有灰色、黑色、黑灰色、紫灰色幾種,有的器物口沿有灰色邊。
傳世南宋修內司官窯的釉色,有粉青釉、月白釉、淺青、天青、翠青、灰青、炒米黃等色,其中以粉青釉最好。釉層較厚,釉面上均有蟹爪紋開片。
工藝上,薄胎瓷底周有支釘,是支燒,有的器物有二層支釘。厚胎瓷為墊燒。瓷器口部釉薄處呈現出一抹赭黑色的胎色,而底和圈足露胎處涂有赭色、黑色、紫黑色護胎汁,即所謂“紫口鐵足”的特征。
在傳世的修內司官窯瓷上刻有不少清高宗乾隆的御制詩,另外也有刻“殿”“元”“正庵”“文”等字的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