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朋友們說,“炒古玩”是時下個人投資時髦的一條財路,銀行利息幾次下調,存錢不如炒古玩增值快,炒得好還能一本萬利。因此小路其間者不乏其人。筆者有個好友是美術工作者,酷愛古董,且偏愛瓷器,到處尋覓購買,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收藏精品數十件,價值已相當可觀。
然而,并非炒古董者都能賺錢,俗話說,七十二行,行行有學問。炒古賺錢靠的就是學問,有人趕時髦,碰運氣,沒有眼力,瞎買瞎賣,非但沒賺,反而折了本,行里人叫“掉進去了”。古玩這一行說起來話長,包羅萬象,門類繁多,且知識面極廣,為了使涉足不深的朋友得到一點啟示,這里只簡略地談一下普通、常見、增值快,也容易上當的一類古玩,那就是瓷器。
行里人通常把瓷器分為細路瓷和粗路瓷兩大類,細路瓷又有官窯、民窯之分。由于細路瓷做工精美,人人喜愛,一般說比粗路瓷價值要高,尤其是窯瓷價值更高,所以市場上細路瓷一直搶手。細路瓷一般以明清瓷器為代表,由于元代和明肛早期瓷器已不多見,眼下時髦的當屬康熙、雍正和乾隆時期的瓷器,也就是行里人常說的“清三代”。古玩雖是商品,卻不能再生產,大家都炒“清三代”,勢必東西越炒越少,行情越炒越高,據說一件清三代官器,從幾萬元炒到幾十萬元,盡可漫天開價,這對初練“炒古”者來說,真乃可望而不可及。其實,大可不必趕此時髦,很好急流勇退,除了“清三代”,從嘉靖、道光、光緒到民國,一些價值較高、價格適宜的細路瓷器,仍有很多精品值得收藏。
清康熙 青花翻羹不恚人物故事圖粥罐
細路瓷多產于瓷都景德鎮,其主要特征是:胎質堅白細膩,迎光透視瑩潤,雖是手拉坯,卻很少見旋痕。器物造型生動,秀美端莊,底足邊線整齊。在繪畫裝飾上,無論是青花、五彩,還是釉里紅、粉彩,其彩繪圖案無不筆法細膩,精工制作,紋樣多為象征吉祥幸福的畫面,也有飛禽走獸,人物故事和山水畫。特別是官窯瓷器,做工更為精細,青花圖案多以纏枝蓮和龍鳳紋為主,五彩多畫龍鳳和山水、人物圖案,帝王宮廷之物繪畫多工整,但比起民窯來,雖工致有余,而活潑不足。細路瓷的另一顯著特徵,就是講究款式,不僅有朝代看款,如“大清康熙年制”等,在清代官窯和民窯的高級制品中,還有很多齋堂底款,常見的有“慎德堂”、“居仁堂”、“芝蘭齋”以及“文章山斗”和“百一山房”等。
細瓷路的各類極其繁多,常見的有三大類:一類是飲食器和生活用具,如碟、盤、罐、壺、盅,以及涼枕、燈臺和瓷墩等。二是陳設玩賞器,如各種樽瓶、賞瓶、花盆、鼻煙壺、蟋蟀罐和人物、佛像資雕、瓷塑等。三是文房用品,如筆筒、卷缸、筆洗、水盂、筆桿、筆架、鎮紙和印泥盒等。關于收藏哪些東西能增值,一要看財力,二是看興趣,三要看市場。
當前,國內外經濟大環境給古玩業千萬的市場低靡尚未復蘇。瓷器行情大幅下滑,一只道光款青花官窯小碗,從萬元以上降至5000元以下;光緒官窯小碗也只有1000多元,民國仿制的只幾百元;一件帶紅木插屏架的粉彩瓷版畫,從七八千元降至三四千元。若資金允許,應該說這正是投資瓷器的好時機。瓷器在中國古玩中具代表性,一旦古玩市場復蘇,其增值率定會給你帶來驚喜。
中國瓷器早在五百年前就已傳到歐美各國,在海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國外博物館和收藏家,均以收藏中國精美瓷器為高時尚。因此,不惜重金競相爭購。一件明代宣德青花鳳紋小罐,在香港拍賣市場上曾以百萬港幣定槌。一件清代雍正釉里紅青花瓶,曾在美國拍賣會上以5.5萬美元成效。可見細瓷路瓷器收藏價值之大,經濟價值之高。
關于粗路瓷,主要是指胎質粗糙,器型普通,繪制簡介的各種民間日用瓷。這類瓷器生產量大,流通面廣,價格相對低廉,在古物市場和偏僻農村極為常見。但在民窯粗瓷中,也有不少造型優美,紋樣樸拙,畫工流暢,釉色晶瑩,淚痕斑斑的精品,雖是粗路瓷,但年份好,品味高,有濃郁的時代風格,同樣也有收藏價值。至于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的古瓷,雖無精美華麗的紋飾,且多為單色釉(行里稱一道釉),卻有不少是曠世珍品,更值得珍藏。一件鈞窯缽形小甕,曾在美國舊金山伯得富拍賣公司以6600美元賣出,可見其身價之高。
收藏瓷器切要注意三點:一要貨真,二要完整,三要掌握行情。否則“掉進去”很難挽回。古玩行有個不成文的行規,幾個人同時想買一件東西,誰先拿起來誰談價,別人只能旁觀不語,若談不成放下東西,第二個人拿起來再談,而且一旦成交很難退還,不論真偽貴賤,一付錢就算完事。所以沒有把握的東西,很好寧舍不取。隨著時間的推移,百年以上的瓷器越來越少,只要東西對路,買價合理,收藏瓷器的確是一條能使資金穩定增長的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