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識是我國古代瓷器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它標明了瓷器生產的年代,為瓷器的斷代提供了重要依據。根據款識以定瓷器的新舊真偽是鑒別工作中比較重要的環節,因為今日的傳世品和仿品以明清兩代居多,而明清窯絕大部分都有年款且各有特征。 因此研究各式款識,并加以認真領會和對比,有助于識別瓷器真偽。
清朝時期陶瓷文化,漢族勞動人民瓷器燒造水平可謂登峰造極。數千年的經驗,加上景德鎮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皇帝重視,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愛好與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術高超,裝飾精細華美,成就不凡,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藝術創造力。是悠久的中國陶瓷史上光耀燦爛的一頁。清朝前期,景德鎮瓷器代表了國內乃至世界制瓷的高水平。隨著國內外及宮廷對景德鎮瓷器的需求量的激增,使康、雍、乾三代的景德鎮瓷業進入了制瓷歷史高峰。
一、清代瓷器款識
自明代瓷器上開始出現了官窯年款以來,經過逐步的發展和變化,到了清代瓷器上裝飾有款識的風氣特別盛行。這時期不只是官窯的器物有年款,而且民窯器物上面也有年款。同時還出現了私人旳家藏款,因此清代款識的種種特點與明代大有不同之處。
1、款識的彩料種類。清代的器物款識繼承了明代,除有書寫的款外,還有少量的刻、印款。在書寫款中較常見的是清花款,其次還有釉里紅款、紅彩款、紫彩、金彩款及料釉款等各種彩料的書寫款。2、款識的字體。清代字款的字體和明代有所不同,明代至清初這一段時間字款一般都為楷書體,極少有篆書體。而由清代雍正開始楷書體逐步有所減少,篆書體漸漸增多,這兩種字體的字款在清代都同時使用。3、年款的形式。在清代年款中,明代時候的“XX年造”的年款形式就巳經看不到了,而只有“XX年制”和“大清XX年制”四字和六字年款的形式了。4、年款的邊框。清代瓷器年款的邊框與明代相差不多,有單線圈、雙線圈、單方、雙方等各種邊框。但是也有無邊框的年款。5、其它款識。在清代的款識中除了以上的年款外,偶爾還能看到有“干支紀年款”、“吉祥語款”等款識的。有時還用些記號,如壽桃等作為款識。
二、清代瓷器各朝代分述
(一)康熙時期
1、康熙官窯款識。(1)年款的種類很多,即有書寫款,刻印款等。以書寫款為主,一般都裝飾在器物的底部,少數的則裝飾在瓷器身上。(2)在書寫年款中可分為青花款、釉里紅款、紫彩款、蘭料款及胭脂紅料款等幾種彩款,以青花款的使用為普遍。(3)絕大多數都是楷書體,而篆書體只占極少數。年款的寫法一般都為“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或六字三行的形式。而明朝“XX年造”的形式在康熙時已經見不到了。康熙官窯款識中還有一種“康熙辛亥中和堂制”,但數量較少。另外在康熙年款外邊一般還帶有青花雙圓圈。屬于官窯琺瑯彩器物的年款,一般都是“康熙御制”四字楷書蘭料或胭脂紅料的形式。
2、康熙民窯款識。(1)康熙時期的民窯器物一般都沒有年款,而有的器物上僅有一青花雙圓圈,或者只有一秋葉,卍字鐘鼎文等款識。民款書寫字體的特點基本與官窯相同,但字體略為草率。(2)在康熙民窯器物中,有一部分有仿制明朝年款的,如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嘉靖年制等。其中寫字體基本和官窯年款的相同,但字體略為草率。另外在康熙時期瓷器上開始出現了私人家藏款,如畫錦堂、拙存齋等,這種齋堂款識在康熙時還不大多見。
(二)雍正時期
1、雍正官窯款識。款識以青花的書寫款為常見,少數為是刻印款,年款一般書寫的都比較工整秀麗。(1)年款的常見形式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也有是六字三行楷書款的,但數量不多。這兩種楷書體年款外邊都有青花雙圓圈,青花雙方框,個別的年款偶而也有不帶邊框的。(2)官窯書寫篆書年款常見的都是“雍正年制”四字篆書圖章款,極個別的也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書圖章款,有極少量的扁橫年款,在有的雍正花盤等器物底部,有時還可以見到有“雍正年制”十字形四字篆書款。(3)雍正琺瑯彩器物上的年款和康熙時期琺瑯彩器物也不一樣,是“雍正年制”四字楷書蘭料款。
2、雍正民窯款識。(1)雍正早期年款的字體主要是楷書體,篆書體只占少數。雍正中期以后:篆書體的年款逐漸增多起來,它和楷書體兩種字體并用,但還是以楷書體為主。(2)民窯瓷器很少有款識,少數器物上可看到“筆錠如意”款識(意為必定如意)和“靈芝”圖案的款識,但少數民窯年款也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書年款,民窯尚未見有篆書字體的款識。(3)民窯器物還有仿明朝款如“大清宣德年制”、“大明嘉靖年制”等楷書款。(4)雍正家藏款有:敬畏堂、紅荔山房、雪溪草堂等。
(三)乾隆時期
比雍正時期更注重款識的裝飾,在書寫的年款中主要用的是青花款,此外還有紅彩款、紫色款、黑彩款、金彩款、蘭料彩款及少量的刻印款。
1、乾隆官窯款識。(1)初期官窯年款多數是篆書體,少數為楷書體,初期以后官窯年款基本都為篆書體了,楷書體比較少見了。(2)官窯年款的形式一般都為“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圖章款,個別也有“乾隆年制”四字篆書圖章款。此外乾隆時期經常還可見有偏橫六字年款,所書年款筆跡均勻,字體方方正正,看上去非常工整。(3)屬于乾隆琺瑯彩器物,都書寫“乾隆年制”四字楷書藍料款。
2、乾隆民窯款識。(1)民窯的器物大多數都不寫年款,少數的也有四字或六字的篆書體年款,但書寫字體都非常潦草,不如官窯年款寫的那樣工整,我們一般稱這種民窯篆書款為“草記款”。(2)民窯器物上的家藏款式不盛行,如敬畏堂,浩然堂等。
(四)嘉慶道光時期
一般器物上都有款識,種類比較多,有青花款、紅彩款、金彩款、刻印款等。一般來講,青花款都在單色釉及青花器物上,紅彩款大多都裝飾在粉彩的器物上。
1、嘉慶道光官窯。常見有“大清XX年制”六字篆書圖章款,個別有“XX年制”四字圖章款,楷書款少見。
2、嘉慶道光民窯。(1)大多器物無款,少數有之,其形式為“大清XX年制”六字篆書圖章款和“XX年制”四字楷書年款。(2)民窯器物上較為盛行家藏款,經常見有“解竹主人”、“退思堂”等。所見家藏款多為青花或紅彩楷書體,唯有“解竹主人”等少數為篆書體。
(五)咸豐時期
無論是官窯年款還是民窯器物絕大多數的年款都是青花和彩款。
1、咸豐官窯款識。咸豐時楷書體的年款越來越多,成為咸豐官窯年款的主要字體,官窯年款的形式一般都為不帶邊框的“大清咸豐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其字體書寫的極為規整大方,而篆書圖章款就極為少見了。
2、咸豐民窯款識。(1)絕大多數的民窯器物都沒有年款,在少數的器物上書寫著“大清咸豐年制”六字篆書草記款,極個別的也有楷書字款,但書寫的比較潦草。(2)家藏款時較少,有時見到有“行有恒堂”的家藏款。(3)出現一種仿制雍正的年款,形式是六字的篆書圖章款。在有的哥瓷鐵花器物上還刻劃有“成化年制”比較潦草的豆干款識。
(六)同治、光緒、宣統年時期
1、同治、光緒、宣統官窯款識。(1)器物的年款大多都為不帶邊框的“大清XX年制”六字兩行楷書款,少數的器物上也有“XX年制”四字楷書款。(2)在同治光緒的官窯器物中有一類書寫篆書體的“體和殿”或者是楷書體的“大雅齋”兩種款識的,這兩種官窯器物在制作上都是非常精細,規矩的,是專供統治者慈禧太后所玩賞的瓷器。(3)宣統官窯年款多為“大清宣統年制”六字楷書款,有青花、紅彩、墨彩、暗刻等,書寫規范工整。
2、同治、光緒、宣統民窯款識。(1)同治、光緒的民窯器物大多不書寫年款,在有年款的器物中除楷書體的年款之外,還出現了一種色澤較為暗淡的紅彩戳子款,不是寫上去的而是用類似象皮戳子印上去的,形式是“XX年制”四字很不規矩的篆書款,有陰文和陽文,此種類型的年款僅限于民窯年款,宣統民窯器物一般都沒有年款。(2)家藏款也不多見,有時在光緒時的煙壺上可見有“素運道人”家藏款。
以上所述為清代各朝具體的款識特征,在鑒定工作中應再結合器物的器型、紋飾、胎釉等特點深入研究,只有這樣才能發現真偽之間差距,做好瓷器的鑒定工作。